乌兰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走进乌兰 | 新闻中心 | 乌兰微报 | 领导动态 | 乌兰旅游 | 民生关注 | 通知公告 | 民俗文化 | 生态乌兰 | 重点宣传 | 学习之窗 | 他山之石 | 生活百科
“深海勇士”引领科学家秘境潜行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8-07 09:26:04
编辑: 乌兰新闻网

  随着“探索一号”船在三亚码头靠稳,8月5日,TS12第二航段南海科考顺利结束。科学家们早早联系好运输车和干冰,把十几天来“深海勇士”号带上来的冷水珊瑚、冷泉生物、沉积物样品等运回实验室,留待后续研究。

  本航段18个作业日里,“深海勇士”号共完成18个潜次的深潜作业,平均一天一下潜。即便有台风“韦帕”的“捣乱”,团队依然凭借对气象条件和海况的精准预判,加班夜潜,如期完成航段计划。参航的17位科学家中,有9位首次下潜。通过科学管理、压缩成本,坚持每日下潜的“深海勇士”号让越来越多的海洋科学家第一次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研究对象”。

  回顾本次科考,航段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翦知湣表示:“航段结束后,希望一两年内有好的成果,才对得起‘深海勇士’号。”深潜经历也让他有了新的思考:“潜器团队正在通过不懈努力把科学家送往深海,科学家本身也要有明确的科学目标、精准的下潜要求等,不断完善方案设计和资料使用能力。利用载人深潜作业,产出大的科研成果、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形成新一代的深潜科学家队伍。”

  “载人深潜需要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其结果将改变海洋科学的发展走向,开拓一系列海洋科学的新方向,进入一个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紧密结合、携手并进的新时代。现在我们才有不到百位的深潜科学家,如果我们有一千位深潜科学家会怎么样?会有多少新的发现?又会有多少对深邃海洋的新认识?要让深潜成为长久的一门学问,让更多科学家利用‘国之重器’成长起来。”翦知湣表示。

  “通过下潜,你获得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观察深海的机会。”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员彭晓彤说,“研究海洋必须靠高科技手段进入海洋内部。过多少年回头再看,你会发现,深海潜水器的使用让中国深海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海洋学研究的方式。科学家通过深潜获取样品和数据的质量是以前传统调查手段不可能达到的,这也使得他们可能产生原创性发现、提出新的科学理论。”

  “如果看的都是前人的,几乎不可能超越前人的观点,很难有新发现。”同济大学教授钟广法说。但困难也摆在面前。“进入海洋的问题解决了,探测海洋的路还很长。深海作业装备存在很多短板,要不断研发试验,提升探测海洋的能力。”彭晓彤说。

  结束首次深潜作业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党皓文在朋友圈里写道:“从十几年前读浙大陈鹰老师写的搭乘美国阿尔文号潜器下潜的经历,激发对深海研究的热情,到如今终于有机会搭乘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勇士’号自己下去,一切才刚刚开始。”(记者崔爽)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友情链接
乌兰县人民政府网 | 乌兰党建网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新网 | 光明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国新办 | 中工网
中国人大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政协新闻网 | 中国文明网 | 看中国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网联网 |
主办:中共乌兰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08000131号-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