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新闻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走进乌兰 | 新闻中心 | 乌兰微报 | 领导动态 | 乌兰旅游 | 民生关注 | 通知公告 | 民俗文化 | 生态乌兰 | 重点宣传 | 学习之窗 | 他山之石 | 生活百科
柴达木精神的根和魂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8-06 10:42:04
编辑: 乌兰新闻网

  有一个时代叫“骆驼时代”,有一个地方叫莫河骆驼场,当“骆驼时代”遇上莫河骆驼场,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活力——柴达木精神。

  “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作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录和凝聚着柴达木精神的根和魂。

  前不久,记者来到距离乌兰县60公里的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跟随工作人员,走进承载着柴达木精神和一代代驼工们卓越功勋的鲜活“历史书”。

  整个博物馆分七个展厅,第一展厅主题是解放西藏,讲述了当时西藏和平解放时的历史背景、解放军进藏的历史;第二个展厅主题是十世班禅返回西藏,讲述的是护送十世班禅进藏中莫河骆驼场的老驼工拉着骆驼进藏的历史;第三展厅主题是西藏运输总队运粮援藏,展示的是西藏运输总队运粮援藏的经过;第四展厅的主题是修筑青藏公路,记载着莫河骆驼场的1200名老驼工和慕生忠将军及24名干部,用了7个月零4天,贯通了青藏公路的艰辛历程;第五展厅的主题是剿匪勘探, 1955年初成立了莫河骆驼场,这一年恰逢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的勘探开发,勘探开发持续到1959年基本结束,从此以后, “柴达木聚宝盆”的叫法才真正开始了;第六展厅的主题是驼运屯垦,讲述的是在乌兰县、德令哈城市初期建设中,莫河的驼队作出的极大贡献;第七展厅的主题是坚定红色基因树立家国情怀,集中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莫河骆驼场获得的各类荣誉。

  在每一个展厅,看着承载驼工们的艰辛和拼搏的一幅幅照片和一个个老物件,仿佛看到了当年驼工们不顾个人安危,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家国情怀和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让每一个参观的人对驼工们都心生敬意。

  “参观了‘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历史的大潮中,一代代驼工们用无数的生命、鲜血、一次次艰难险阻的任务在青藏高原的大地上筑起了‘驼工精神’ ‘农垦精神’,和由驼工精神演变而来的柴达木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在感悟60多年征程变化中让我的心灵再塑造、初心再坚定,同时也将激励我努力奋斗,砥砺前行。”参观者权炳兴说。

  60多年过去了,建基立业的老驼工们没有走,而是接来亲属,垒屋砌灶,生儿育女。今天的莫河,生活着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的驼场人。一代代驼场人靠着强大的凝聚力,永世传承,生生不息。莫河骆驼场的职工张尚云是“驼三代”,他的外公马维雄是当时进藏驼队驼工,是“驼一代”,谈起外公,张尚云感慨万千。

  “当时,我们的祖辈跟随慕生忠将军修建天路,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发扬前辈留下来的驼工精神,和大家一起开创新的事业。”莫河骆驼场职工张尚云说。

  苍凉的戈壁大漠,广袤的雪山草地,悠远的驼铃声……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新中国的和平统一、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进步、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广大驼工们拉着一峰峰骆驼,用朴实而坚定的脚步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下,在柴达木精神的鼓舞下,莫河骆驼场将依靠地缘优势,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新亮点,力争实现莫河骆驼场的二次辉煌。同时,我们也将着力把莫河骆驼场历史博物馆打造成红色旅途中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和进取意识。”莫河骆驼场副总经理韦海珠感慨地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无标题文档
友情链接
乌兰县人民政府网 | 乌兰党建网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中国日报 | 国际在线 | 中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新网 | 光明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国新办 | 中工网
中国人大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政协新闻网 | 中国文明网 | 看中国网 | 中国记协网 | 中国网联网 |
主办:中共乌兰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08000131号-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