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8万人,辖4个镇、38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是一个以汉族居多,蒙古族、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县政府驻地希里沟镇海拔2960米。先后荣获“国家级卫生县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区位优势明显。乌兰地处柴达木盆地东缘,是“海西东大门”,东距省会西宁市375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市120公里,东临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是通往西藏、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09、315国道和青藏铁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风光秀美。乌兰生态系统多样,拥有茶卡、柯柯两大盐湖以及哈里哈图、金子海、都兰湖、泉水湾四个国家级森林、沙漠、湿地公园,都兰河、赛什克河等41条河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6.62%,水资源总量为2.74亿立方米,年均气温3.5℃、相对湿度31%,素有“海西小江南”之称。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茶卡镇“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资源禀赋多样。县域已探明各类矿产地167处,主要有钛、池盐、芒硝、碱、长石、硅石等34种,其中钛矿储量6363.4万吨;地热资源丰富,茶卡地热资源预测涌水量为1000m³/天,年释放热量8.43×1010千焦。共有各类植物197种,主要为祁连圆柏、青杨、梭梭、沙棘等。各类野生动物80余种,主要为野驴、黑颈鹤、棕熊、岩羊等。
产业特色鲜明。乌兰在“四地”建设上有得天独厚优势,县域内两大盐湖原盐储量达10.4亿吨,目前已建成30万吨多品种食用盐加工线,年均生产各类盐170余万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充足,全年日照时长2800~3100小时,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小时,装机总容量达620兆瓦,正在规划建设东大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卜浪沟风光互补产业园。拥有茶卡盐湖、天空壹号2个4A级盐湖旅游景区,茶卡盐湖景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空壹号景区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正在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名县。茶卡羊、柴达木双峰驼、藜麦、枸杞等农牧业发展有特色、有优势、有规模,茶卡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国家批准,藜麦、枸杞通过有机认证,正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